易经六十四卦第五十五卦:丰卦正解-雷火丰(震上离下)

55、第五十五卦坎宫(五世):雷火丰卦(震上离下)

雷火丰卦 地位:少阴|人位:老阳|天位:老阴|错卦:风水涣|综卦:火山旅|交互卦:泽风大过

错卦;风水涣。综卦;火山旅。交互卦;上兑下巽成;泽风大过。

地位;少阴。人位;老阳。天位;老阴。

序卦传;得其所归者必大,故受之以丰;丰者大也。

崔觐曰:归妹者,侄娣媵。国三人,凡九女,为大援。故“言得其所归者必大”也。

丰:亨,王假之,勿忧,宜日中。

彖曰:丰,大也。明以动,故丰。王假之,尚大也。勿忧宜日中,宜照天下也。日中则昃(zè)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而况人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

象曰:雷电皆至,丰;君子以折狱致刑。

丰震上离下

程传:《丰·序卦》:“得其所归者必大,故受之以丰,”物所归聚,必成其大,故《归妹》之后,受之以《丰》也。丰,盛大之义。为卦震上离下,震,动也,离,明也,以明而动,动而能明,皆致丰之道,明足以照,动足以亨,然后能致丰大也。

丰,亨,王假之,勿忧,宜日中。

朱熹:“丰”,大也。以明而动,盛大之势也,故其占有“亨”道焉。然王者至此,盛极当衰,则又有忧道焉。圣人以为徒忧无益,但能守常,不至于过盛则可矣,故戒以“勿忧宜日中”也。

程传:丰为盛大,其义自“亨”。极天下之光大者,唯王者能至之。“假”,至也,天位之尊,四海之富,群生之众,王道之大,极丰之道其唯王者乎。《丰》之时,人民之繁庶,事物之殷盛,治之岂易周,为可忧虑,宜如日中之盛明广照,无所不及,然后无忧也。

张子曰:“宜日中”,不宜过中也。

郭忠孝曰:《丰》者盛大之名,盛大所以“亨”。然物极盛大者,忧必将至,日过中则昃,《丰》过盛则衰,圣人欲持满以中,故言“宜日中”。

项安世曰:《丰》卦皆以明为主,故下三爻皆明而“无咎”,上三爻皆暗,以能求明为“吉”,不能求为凶,此所以“宜日中”也。

胡炳文曰:《丰》之大有“亨”道焉,大则必通也。亦有忧遭焉,大则可忧也。不必过于忧,如日之中斯可矣。《泰》、《晋》、《夬》、《家人》、《升》皆曰“勿恤”,此曰“勿忧”,皆当极盛之时,常人所不忧,而圣人所深忧。其辞曰“勿忧”,深切之辞,非谓无忧也。

何楷曰:《丰》有忧道焉,而云“勿忧”,盖于此有道焉,可不必忧也。其道安在,亦曰致丰之本,即保丰之道。何以致丰,离明主之,而震动将之也。宜常如之方中,使其明无所不及,则幽隐毕照,斯可永保夫丰亨矣。

丰,大也。明以动,故丰。

朱熹:以卦德释卦名义。

程传:“丰”者,盛大之义。离明而震动,明动相资而成丰大也。

杨简曰:以明而动,故丰故亨。以昏而动,则反是矣。

李光地:“明以动故丰”,亦非正释名义,乃推明其所以致丰之故,以起释辞之端,与《壮》、《萃》同。“以”字与“而”字不同,“而”字有两意,“以”字只是一意,重在首字。如以刚而动,所以致壮,可见处壮者之必贞也。以顺而说,所以致聚,可见处《萃》者之必顺也。以明而动,所以致丰。可见处《丰》者之必明也。卦爻之义,皆欲其明而防其昏,故《传》先发此义,以示玩辞之要。

王假之,尚大也。勿忧宜日中,宜照天下也。

朱熹:释卦辞。

程传:王者有四海之广,兆民之众,极天下之大也。故《丰》大之道,唯王者能致之。所有既大,其保之治之之道亦当大也,故王者之所尚至大也。所有既广,所治既众,当忧虑其不能周及。宜如日中之盛明,普照天下,无所不至,则可勿虑矣。如是,然后能保其丰大。保有丰大,岂小才小知之所能也。

吴曰慎曰:所以“宜日中”者,恐“日中则昃”也。“照天下”,日中时。“昃”,日中后。

李光地:“尚大”,谓王者至此所尚者大也。志意广大,则不能谨小虑微。而明有所不照,即昏之征而衰之兆也。故言“宜日中”者,谓能常明不昏,则能常中不昃。

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而况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

朱熹:此又发明卦辞外意,言不可过中也。

程传:既言丰盛之至,复言其难常以为诚也。日中盛极,则当昃昳。月既盈满,则有亏缺。天地之盈虚,尚与时消息,况人与鬼神乎!“盈虚”,谓盛衰。“消息”,谓进退。天地之运,亦随时进退也。“鬼神”,谓造化之迹。于万物盛衰可见其消息也,于丰盛之时而为此诫,欲其守中不至过盛,处《丰》之道,岂易也哉!

孔颖达曰:先陈天地,后言人鬼神者,欲以轻譬重,亦先尊后卑也。日月先天地者,承上“宜日中”之文。遂言其昃食,因举日月以对。然后并陈天地,作文之体也。

《朱子语类》云:《丰》卦《彖》许多言语,其实只在“日中则昃”“月盈则食”“天地盈虚”“与时消息”数语上,这盛得极,常须谨谨保守得日中时候方得。不然,便是偃仆倾坏了。

问鬼神者造化之迹,然天地盈虚,即是造化之迹矣,而复言鬼神何耶?曰:大地举全体而言,鬼神指其功用之迹,似有人所为者。

毛璞曰:“丰”,大也,亦盈也。唯有道者明德若不足,未尝中故不昃,未尝盈故不食。日新则为大,反是则为盈。知日中之宜,则知日昃之可戒。

林希元曰:卦辞“勿忧宜日中”,所以然处未之及,此方言之以补卦辞之所未及,故曰发明卦辞外意。言辞外之意也,虽曰辞外之意,然实有此意,但辞不及耳。

李光地:林氏之说得之,朱子释彖辞亦曰盛极当衰也。

雷电皆至,丰,君子以折狱致刑。

朱熹:取其威照并行之象。

程传:雷电皆至,明震并行也,二体相合,故云“皆至”。明动相资,成《丰》之象。离,明也,照察之象。震,动也,威断之象。“折狱”者必照其情实,唯明克允,致刑者以威于奸恶,唯断乃成。故君子观雷电明动之象,以“折狱致刑”也。《噬嗑》言先王“饬法”,《丰》言君子“折狱”,以明在上而丽于威震,王者之事,故为制刑立法,以明在下而丽于威震,君子之用,故为“折狱致刑”,《旅》明在上而云君子者,《旅》取慎用刑与不留狱,君子皆当然也。

孔颖达曰:断决狱讼,须得虚实之情,致用刑罚,必得轻重之中。若动而不明,则淫滥斯及,故君子象于此卦而“折狱致刑。

苏轼曰:《传》曰:为刑罚威狱,以类天之震曜,故《易》至于雷电相遇,则必及刑狱,取其明以动也。至于离与艮相遇,曰“无折狱”,无留狱,取其明以止也。

朱震曰:电明照也,所以“折狱”,雷威怒也,所以“致刑”。

《朱子语类》:问:雷电《噬嗑》与雷电《丰》亦同。曰:《噬嗑》明在上,是明得事理,先立这法在此,未有犯威人,留待异时之用,故云“明罚饬法”;《丰》威在上,明在下,是用这法时,须是明见下情曲折方得,不然,威动于上,必有过错也,故云“折狱致刑”。

子夏易传;夫明者,内含其照也。動而施之,乃豐也。明以時動,物伸其直,得盡其大生長之而遂成也。期盛之矣。豐之道者也,唯尚大而當之,故王能極之也。不失天下之情,則勿憂而旣治矣。日之明盛於中也,王宜照於天下也,則無微而不大也。過於中則憂,大斯盈,盈斯缺矣。大之道也,蓋聖人戒乎其大也。

象曰:雷電皆至,豐。君子以折獄致刑。

雷電皆發,天下文明。盛大之時,明刑以肅民也。君子無所隱避,明以折獄而至用,刑可以勿憂。當日中之宜也。

(离下震上)。丰:亨,

虞翻曰:此卦三阴三阳之例,当从泰二之四。而丰三从噬嗑上来之三,折四于坎狱中而在丰,故“君子以折狱致刑”。阴阳交,故“通”。噬嗑所谓利用狱者,此卦之谓也。

王假之,

虞翻曰:乾为王。假,至也。谓四宜上至五,动之正成乾,故“王假之,尚大也”。

勿忧,宜日中。

虞翻曰:五动之正,则四变成离。离,日。中,当。五地坎中,坎为忧。故“勿忧,宜日中”。体两离象,照天下也。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。干宝曰:丰坎宫阴,世在五。以其宜中,而忧其侧也。坎为夜,离为昼,以离变坎,至于天位,日中之象也。圣人德大而心小,既居天位,而戒惧不怠。勿忧者,劝勉之言也。犹《诗》曰:上帝临尔,无贰尔心。言周德当天人之心,宜居王位,故“宜日中”。

《彖》曰:丰,大也。明以动,故丰。

崔觐曰:离下震上,明以动之。象明则见微,动则成务,故能大矣。

王假之,尚大也。

姚信曰:四体震。王假,大也。四上之五,得其盛位,谓之大。

勿忧,宜日中,

《九家易》曰:震动而上,故“勿忧”也。日者君。中者五。君宜居五也。谓阴处五,日中之位,当倾昃矣。

宜照天下也。

虞翻曰:五动成乾,乾为天。四动成两离,重明丽正,故“宜照天下”。谓化成天下也。

日中则昃,

荀爽曰:丰者至盛,故“日中”。下居四,日昃之象也。

月盈则食,

虞翻曰:月之行,生震见兑,盈于乾甲,五动成乾,故“月盈”。四变体噬嗑食,故“则食”。此丰其屋,蔀其家也。

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而况于人乎,况于鬼神乎。

虞翻曰:五息成乾,为盈;四消入坤,为虚,故“天地盈虚”也。丰之既济,四时象具。乾为神人,坤为鬼,鬼神与人,亦随进消息。谓人谋鬼谋,百姓与能,与时消息。

《象》曰:雷电皆至,丰。

荀爽曰:丰者,阴据不正,夺阳之位而行以丰。故“折狱致刑”,以讨除之也。

君子以折狱致刑。

虞翻曰:君子谓三。噬嗑四失正,系在坎狱中,故上之三。折四入大过,死象。故“以折狱致刑”。兑折为刑,贲三得正,胡无敢折狱也。

55.丰卦——论强盛不衰

离下震上

丰:亨。王假之。勿忧,宜日中。

[译文]丰卦象征盛大:亨通,君王可以达到这种盛大亨通的境界。无须担心,宜于保持如日中天之势而不使超过极限。(假:音ge,至,达到。日中:太阳正当中午。)

[提示]天下盛大,谨以保丰。

丰卦的盛大非同一般,而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绝对盛大,天下之君至尊至贵,天下之物至富至有,天下之人至繁至庶,天下之土至广至大,这才是天下之盛大,只有这样的盛大才可导致亨通。

什么人才能够导致天下之盛大呢?

卦辞“王假之”回答了这个问题。只有有德之君王才能导致天下如此盛大之象。

一切都如此亨通,卦辞何必多此一举,还要告诫说不必担心呢?

卦辞“勿忧”,说明原是有“忧”的,为什么呢?万事万物无不物极必反。月盈则亏,日中则昃,盛大一旦超过极点,必定会由盛变衰,其实盛大的背后就隐藏着衰落,这不能不使人如履薄冰,为之忧心忡忡。

既然如此,就要及早采取措施。

对。之所以“勿忧”,就是因为“宜日中”,即采取措施保持如日中天之势。日中指一天的正午,正午的阳光最为充足,其势最盛,一旦超过正午,太阳偏斜,就会走向衰落。所以盛大的表面是喜悦,实际上是忧虑,我们千万不要头脑发昏,使自己的行为超过极限,只有做到“宜日中”,才能保持“勿忧”。

明白了,卦辞实际上是说只有谨慎从事,才会永保如日中天,永远强盛不衰。

《彖》曰:丰,大也。明以动,故丰。王假之,尚大也。勿忧宜日中,宜照天下也。

[译文]《彖传》说:丰,就是盛大。离明在下震动而上行,象征太阳升至高空,故可得丰。君王可以达到这种盛大亨通的境界,说明君王崇尚弘大的美德。无须担心,宜于保持如日中天之势,说明此时适宜让盛大之光普照天下。

[提示]解释卦名、卦辞。

《彖传》开头几句是解释卦名的吧?

是的。其中“丰,大也,”是以“大”解释卦名“丰”之卦义;“明以动,故丰”则是以卦体释卦名。丰卦下离上震,离为明,震为动,离明在下,震动而上行,象征太阳升至高空。太阳刚升起或将降落时都不可能有丰盛的光照,只有升到高空时,才有万丈光芒,无所不照,所以《彖传》说:“明以动,故丰。”

那么下面接着就是逐句解释卦辞了?

正是。君王为什么能达到盛大亨通的境界?这是由于君王崇尚弘大之德的缘故;为什么又说宜于像太阳正居于中天一样,保持充盈的光辉,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盛明的品德之光普照天下,无所不用,无所不至。

看来《彖传》借解释卦辞阐明了处盛之时的两项准则:一是必须有盛美的道德,内心要“尚大”,崇尚弘大的美德;一是必须将此盛美之德推及于人,犹如以其正午的太阳光照天下。

你思考得很深刻,只有保持如日中天之势才能常明不昏,常中不昃。不过要想做到长盛不衰,也是很不容易的,因为静止是相对的,变化才是绝对的。《彖传》的下文就是阐明这个道理。

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;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而况

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

[译文]太阳到了中天就会偏斜,月亮满盈即将亏蚀;天地大自然有盈有亏,都是随着时间变化而消亡生息的,更何况人,何况鬼神呢?

[提示]阐发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。

这几句话是孔子广泛征引天地日月盈盛虚亏之现象,阐发丰卦的象外之旨。经过这一阐发,艰深难懂的卦辞变成了深刻的人生恿考。太阳到了中天就会偏斜,月亮满盈即将亏蚀,这种日月盛衰盈亏的现象难道仅仅是日月本身特有的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万事万物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盈虚盛衰的变化,“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”。《三国演义》开篇说“天下大事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”,与此相类,天下之事,丰极必衰,衰极必丰,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,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。

这里怎么又说到了鬼神?

鬼神世界只不过是人类社会的折射。人要顺应自然,遵从普遍规律,鬼神自然也不能例外。

这段发挥似与《彖传》对卦辞的解释相左,是以变化的绝对性否定了谨以保丰、“宜日中”的可能性。

恰恰相反,孔子是以变化的绝对性去反证守中保丰的重要性,揭示了要想处丰不变,盛大不衰,就不能超过极限的道理。

《象》曰:雷电皆至,丰。君子以折狱致刑。

[译文]《象传》说:震雷闪电一起到来,象征盛大。君子们因此也效法雷震惊电,审理案件,动用刑罚。(折狱:审理案件。致刑.动用刑罚。)

[提示]明察下情,处罚适中。

丰卦震上离下,震为雷,离为电,故日“雷电皆至”,震雷惊电,一时威力无比,所以雷电皆至之象可以象征盛大。

君子看到这种现象,受到很大启发,将之用于“折狱致刑”:效法离电可以明察断案,效法震雷可以威严执法。

是的,如果动而不明,违背情实,如同瞎子摸象,各执一端,那就永远也不会走上亨通之途,只会步步维艰了。


223573096375 2024-09-07 16:51